GPS導航模塊如何選擇
選擇 GPS 導航模塊要注意以下幾點。
一是看支持哪些衛星導航系統,比如美國的 GPS、歐盟的 GALILEO、中國的 BDS、俄羅斯的 GLONASS 等,國外用戶一般要關注是否支持 GPS/GLONASS/GALILEO 等。
二是要有良好的接收靈敏度,這能讓無線產品捕捉弱信號的能力更強,提高傳送間距。
三是定位時長要快,定位時長指確定自身位置的時間,包括首次運行、冷啟動、熱啟動等,用時越少越受肯定,像汽車導航和手機導航都依賴于此。
四是位置精確度得高,要考慮運用場景,動態定位通常好于靜態定位,不過標稱的定位參數是特定條件下測出的,常規測試難以達到標稱值。
五是要關注功耗,這是機器設備輸入功率和輸出功率的差值,低功耗是很多廠商重視的。
還有信噪比也很重要,同樣測試環境下,偵測到的衛星信噪比越大,模塊性能越好。
另外,GNSS 模塊根據支持衛星信號的頻段、定位精度、使用方式和模塊性能等有不同分類。比如按頻段分,有單頻 GPS 定位模塊、單頻北斗定位模塊等;按精度分,有標準高精度和 RTK 高精度;按使用方式分,有嵌入式內置型和外置型天線一體化。
從品牌來看,SIRF 和 U-BLOX 是常見的。SIRF 市場占有率高但模塊生產由 OEM 廠家做,質量和穩定性有差異。U-BLOX 自主性強,目前從模塊角度有優勢。在 GPS 導航器中,SIRF 性能好,U-BLOX 價格便宜。
天線也是關鍵部件,內置 SMT 天線多,車載用內置天線不一定比外用差,使用效果取決于產品整體,如接收機噪聲等。
常用搭配 GPS 導航儀的 SOC 有多種,若 GPS 接收機算法在芯片上完成,SOC 處理性能主要在導航軟件運行和多媒體任務處理;若算法在 SOC 上運行,則對 SOC 性能要求高。
正常最多收到 12 個衛星信號,很多芯片宣稱的通道數多不一定有用。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