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奔馳標準”科技日,領略豪華底蘊
2025 年 4 月 22 日,上海成為全球汽車科技焦點,梅賽德斯 - 奔馳品牌科技日在此盛大舉行,帶領人們走進“奔馳標準”,領略其深厚豪華底蘊。
擁有 139 年歷史沉淀的奔馳,在底盤工程體系上成果斐然。基于 139 年研發經驗構建的底盤,將 1000 多個零部件指標歸納量化為 130 多個車輛駕駛性能 KPI 數據,通過 40 個傳感器測量,覆蓋 100 多個方向,形成“梅賽德斯 - 奔馳駕控黃金標準”,涵蓋“駕乘舒適性、安全感、掌控感、運動性、精準性”五大維度。其懸掛配置豐富,提供超 10 種類型。奔馳 E 級的螺旋彈簧與阻尼軟硬可調減震器,自研空懸調校集成自適應連續可調減振系統增強版(ADS +),以及專屬“MO”標識輪胎,都為駕乘體驗提供了有力支撐。
智能魔術車身控制系統更是一大亮點,每秒 1000 次路面掃描并實時調整車身姿態,越野、側碰時的自動應對,都彰顯著科技魅力,該系統源于 1999 年的奔馳 CL 級轎跑車。線控轉向技術讓轉向傳動比可自由定義,結合后輪轉向,搭配 L3 系統消除方向盤振動,且采用冗余設計保障安全。
在座椅方面,1460 天的研發周期打造出集成 6000 多項標準控制的座椅。E 級車座椅擁有眾多精密零件,歷經大量測試與配置組合。座椅加熱、通風功能出色,首創的汽車熱石按摩也通過嚴苛測試,所有車型座椅均獲德國脊背健康協會(AGR)認證。S 級座椅更是在皮革切割、縫制等工藝上展現極致品質,同時氣囊配置豐富,座椅后碰、頭枕安全測試表現優異。
研發過程中,底盤研發歷經 4 年,高速領航輔助駕駛系統僅用 12 個月,下一代后排娛樂系統軟件開發僅 18 個月。測試環節同樣嚴格,原型車和量產車經歷多種極端測試,線控轉向和座椅也經過大量臺架與實際測試。
在生產方面,北京奔馳累計整車產量超 500 萬輛,年內全新純電 CLA 將下線。引入 MO360 系統提升效率,車身車間高度自動化。
如今,中國已成為奔馳的“全球創新策源地”。“在哪里研發,就在哪里生產”的理念下,京滬“創新雙引擎”布局成效顯著。未來,奔馳將繼續結合“中國速度”和“中國標準”,打造更貼合需求的產品,持續領航豪華出行新征程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