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國電動汽車政策調整,出口納入生產統計
為推動本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泰國對相關政策作出重要調整,將電動汽車出口納入生產要求統計范圍。這一舉措旨在進一步促進泰國電動汽車產業的全面發展,提升其在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競爭力。
泰國政府一直致力于打造東南亞新能源汽車生產中心,為此推出了一系列政策。此前在2022 - 2024年的EV3.0階段,海外汽車制造商雖能在2024年年底免征進口關稅,但需滿足進口量與本地生產量1:1的要求。不過,由于新能源汽車銷量放緩和信貸條件收緊,2024年9月汽車制造商提出調整計劃的要求,2024年的產量缺口延續至2025年,配額比例調整為1:1.5 。若未滿足產能匹配,補貼將被撤銷,還可能面臨支付罰款、補繳關稅等處罰。
進入2025 - 2027年的EV3.5階段,泰國在補貼和關稅方面給出了更多優惠。乘用車和皮卡制造商可獲得每輛高達10萬泰銖的補貼,2024 - 2025年整車電動汽車的進口關稅降至40%的上限,消費稅從原來的8%降至2%。但同時,配額比例要求進一步提高,到2026年達到1:2,2027年達到1:3。
此次允許將電動汽車出口納入生產要求統計范圍,為泰國電動汽車產業發展帶來新的機遇。一方面,這將激勵汽車制造商擴大生產規模,提高生產效率,以滿足出口和本地生產的雙重需求;另一方面,也有助于泰國電動汽車產品拓展海外市場,提升泰國電動汽車在國際市場的份額。
政策調整吸引了眾多中國車企在泰國布局,比亞迪、哪吒汽車、廣汽埃安等多家中國車企已在泰國建廠,產能規劃超60萬輛。這些車企借助泰國的政策優勢和市場潛力,不僅滿足當地市場需求,還將泰國作為出口基地,輻射周邊市場。例如比亞迪,憑借自身產品優勢和泰國的政策支持,已連續5個月成為泰國純電動汽車銷冠。
泰國電動汽車政策調整將電動汽車出口納入生產要求統計范圍,有望推動泰國電動汽車產業邁向新高度,也為全球電動汽車市場的發展格局帶來新變化。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