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識別號格式包含哪些部分?
車輛識別號格式包含世界制造廠識別代號(WMI)、車輛說明部分(VDS)、車輛指示部分(VIS)三部分。WMI為1 - 3位,第1位代表生產國家或地區,第2位是汽車制造商代碼,第3位是汽車類型代碼。VDS是4 - 9位,描述車輛特征,其中第9位為校驗位。VIS從10 - 17位,第10位是車型年款,第11位是裝配廠,12 - 17位是生產序列號。這些組合構成了車輛獨一無二的“身份證”。
在世界制造廠識別代號(WMI)中,第1位的生產國家或地區代碼涵蓋范圍廣泛,像“1”代表美國,“2”代表加拿大,“L”代表中國等,這為車輛的產地溯源提供了最初線索。第2位的汽車制造商代碼,則精準指向各個品牌,比如寶馬、奔馳、大眾等都有其專屬代碼。第3位的汽車類型代碼,在不同廠商那里有著不同的解讀,有些廠商還會用這前3位的組合代碼來代表特定品牌 ,彰顯獨特性。
車輛說明部分(VDS)的4 - 8位,對于不同車型有著各自針對性的特征描述。以轎車為例,可能會涉及車身類型、發動機型號等;若是MPV,或許會體現座位數、空間布局等相關信息。而至關重要的第9位校驗位,是依據標準加權計算得出,它如同一個“衛士”,保障車輛識別號在記錄與傳輸過程中的準確性,避免出現錯誤。
車輛指示部分(VIS)從第10位開始,車型年款代碼能讓我們輕松知曉車輛所屬的年份批次,便于了解車輛的技術革新與款式變化。第11位的裝配廠代碼,明確了車輛最終組裝的地點。最后的12 - 17位生產序列號,如同車輛的專屬“指紋”,在同一車型年款、同一裝配廠生產的眾多車輛中,給予每一輛車獨一無二的標識。
總之,車輛識別號的這三個部分緊密相連,每一位數字和字母都蘊含著特定意義。它們共同構成一個完整且嚴謹的體系,為車輛的身份識別、追溯查詢等提供了可靠依據,是汽車行業不可或缺的重要標識。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