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品牌的智駕技術在功能上有哪些差異?
不同品牌的智駕技術在功能上存在多方面差異。在技術路徑上,有的品牌采用純視覺方案,有的則是多傳感器融合;性能表現上,自動制動系統對物體的識別能力和剎車啟動車速不盡相同;功能細節方面,各品牌智駕系統的具體功能起效范圍和特色功能也各有特色。硬件配置上,激光雷達線數、攝像頭像素和芯片算力等不同;軟件算法上,應對不同場景的能力和功能上限也有區別。
在技術路徑方面,特斯拉堅持純視覺方案,依靠攝像頭來感知周圍環境,通過強大的算法處理圖像信息,以實現智駕功能。而比亞迪采用多傳感器融合技術,將攝像頭、雷達等多種傳感器的數據進行整合,讓車輛能更全面、精準地感知路況。
性能表現上,模擬測試中各品牌自動制動系統差距明顯。一些品牌能在較高車速下準確識別物體并及時剎車,而部分品牌剎車啟動車速較低,對物體的識別能力也有限。這導致在實際駕駛中,面對突發情況時的應對能力有所不同。
功能細節豐富多彩。豐田 TSS 主動安全系統,防碰撞預警在 10 - 180kph 范圍提醒,主動剎車在 10 - 80kph 范圍起效。本田雅閣的 Honda Sensing 本田安全超感系統,不僅能全速域跟車巡航,還具備交通標識智能識別和車道保持輔助功能,以及實用的 LaneWatch 盲點顯示系統。
硬件配置上,深藍 S09 在激光雷達線數、攝像頭像素和芯片算力上優勢突出,為智駕功能提供強大硬件支持。騰勢 N9 雖傳感器數量多,但激光雷達和芯片規格稍遜一籌。軟件算法方面,深藍 S09 強調全場景安全冗余且未來支持 L3,騰勢 N9 在加塞處理和窄路通行上表現出色,不過功能上限為 L2+ 。
總之,不同品牌的智駕技術功能差異顯著。從技術路徑到性能表現,從功能細節到軟硬件配置,每個品牌都有自身特點。這些差異為消費者提供了多樣選擇,也推動著智駕技術不斷向前發展。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