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油車沒有智駕是受限于傳統燃油發動機的布局嗎?
油車沒有智駕并非完全受限于傳統燃油發動機的布局。誠然,發動機布局會給感知硬件安裝帶來挑戰,艙內緊湊空間也限制傳感器布局。但這不是唯一因素,動力系統復雜難精準電子化控制、能源管理難以高效分配、電子架構分散通信效率低、研發重點偏移、政策傾向、成本考量以及軟件迭代困境等,都是導致油車在智駕發展上滯后的原因 。
動力系統的復雜性是一大阻礙。燃油發動機工作方式和燃油噴射系統極為復雜,機械結構的控制難度大,實現精準的電子化控制困難重重。這使得燃油車在面對智能駕駛所需的快速、精確的動力調節時,往往力不從心。
能源管理方面也存在問題。燃油車的能源管理高度依賴內燃機,難以像電動車那樣高效地分配能源以支持智能駕駛系統。高階智駕系統耗電量巨大,燃油車小電瓶靠發動機充電,停車熄火后自身電量有限,難以滿足智駕系統的能耗需求。
電子架構的分散也是關鍵因素。燃油車多采用分布式架構,數據傳輸帶寬有限、信號延遲高、協同工作效率低,無法滿足智能駕駛大量數據快速處理和傳輸的要求。而電動車向集中式架構轉型,為智駕發展奠定了良好基礎。
從研發角度看,傳統車企過去將重點放在發動機性能提升上,對智能駕駛的投入相對較少。并且,政策的鼓勵方向更多傾向于電動車,消費者對電動車的智能化需求也更高,這使得油車在智駕發展上缺乏足夠的推動力。另外,為油車加裝智能駕駛系統成本高昂、難度巨大,車企出于成本考慮,更愿意在利潤空間大的電動車上應用智駕技術。同時,燃油車車企受傳統模式限制,軟件更新流程冗長,無法跟上智駕技術的發展步伐。
綜上所述,油車在智能駕駛方面發展滯后是多種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發動機布局只是其中之一。隨著技術的不斷進步和突破,未來油車在智能駕駛領域或許也能取得新的進展。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2.4 奧德賽高速行駛時的油耗一般在 6.2 升到 10 升左右。由于受到駕駛習慣、車輛載重、使用年限、輪胎胎壓等多種因素影響,不同款型的 2.4 奧德賽在高速上的油耗各有差異。比如 15 款實測高速工況油耗為 7.1 升/100 公里,1
貨車智駕技術對貨車司機就業既帶來挑戰,也創造新機遇。一方面,隨著智駕技術不斷發展與普及,一些常規運輸路線上,自動駕駛貨車可能逐漸取代部分人工駕駛,導致傳統貨車司機崗位減少。但另一方面,新技術催生了諸如智駕系統監控員、技術維護員等新崗位。司機
2013 款奧迪 Q3 的駕駛舒適性良好。它的懸掛系統偏軟,能有效過濾路面顛簸,即便遇到小坑洼、減速帶也能輕松化解震動;“舒適”模式下,動力輸出線性平緩,變速箱換擋平順,發動機噪音小。同時,該車內飾用料出色,大量軟質材料帶來舒適觸感,座椅支
在 2025 貝殼財經年會上,一個令人深思的現象被擺到臺前:中國賣出三千萬輛汽車的利潤總和,竟不敵豐田九百萬輛汽車的凈收益。今年截至 6 月,中國汽車制造的產值利潤率僅 5%,與之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5 財年豐田全球預計銷量 1040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