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最新款汽車有哪些顯著的技術創新?

2020 年最新款汽車有不少顯著的技術創新。

謳歌開發了 2021 TLX 三室安全氣囊,它像棒球手套,能降低傾斜正面碰撞時腦部受傷風險,本田已同意讓其他制造商使用。

博世推出虛擬遮陽板,通過攝像頭跟蹤駕駛員臉部陰影,利用人工智能調整 LCD 屏幕遮光部位,不擋視線又能遮陽。

寶馬研制 ZeroG Lounger 零重力座椅,可大幅后仰,有安全帶和 360 度繭形安全氣囊保障安全,還能減少暈車感、方便手機充電。

ARB 貝雷架工藝復雜,支腳系統出色,能適應車型、無損安裝、兼容已有行李架尺寸,還能改善空氣動力狀況、保護線路。

日產發明超級隔音材料,由晶體結構和塑料薄膜組合,控制空氣震動,減輕寬頻噪音,成本可控,車主可按需應用。

哈曼開發語音感應音量衰減系統,檢測到車內有人對話會自動降低音量,也能手動調高。

維洛丁研制 Velabit 微型激光雷達,體積小、價格低、性能強,可用于多種場景。

盧西德推出充電速度超快的全電動豪華車 Lucid Air,續航里程長,充電速度達每分鐘 20 英里。

杜卡迪首次實現兩輪車巡航控制,前雷達能自適應巡航,后雷達可檢測盲區。

印地賽車和紅牛開發 Aeroscreen 擋風玻璃防護罩,能承受高速撞擊,有防反射和防霧裝置,外部可撕物方便清潔。

比亞迪的“刀片電池”量產,體積比能量密度提升,安全性能高。

哪吒汽車的“透明 A 柱”能消除盲區。

2020 年有望成為自動駕駛分水嶺,不少車企將推出 L3 級自動駕駛新車。

馬自達的 SKYACTIV-X 發動機擁有獨特技術,熱效率高。

奔馳 Vision AVTR 概念車外觀科幻,材料環保,車尾元件能提供能量和感知信息。

寶馬 i3 Urban Suite 像移動起居室,副駕駛位變成腿托,老板位有小桌板和多媒體。

Fisker Ocean 對標特斯拉 Model Y,有特殊車窗開啟功能。

本田 Augmented Driving Concept 概念車注重自動駕駛,有 8 個駕駛模式切換。

廣汽新能源 Aion LX 搭載康寧 3D 冷彎貼合一體屏,解決顯示問題,還有 L3 級自動駕駛和超高續航里程。

高集成刀片動力電池技術、面向海量場景的自動駕駛云仿真平臺技術等 7 項創新技術入選。

高電壓鎳錳酸鋰正極材料及電池技術、新型無氟碳氫質子交換膜技術等 7 項前沿技術入選。

固態電池和輪轂電機是未來方向。

博世的虛擬遮陽板和 ADAS 車載監控系統能提升安全性。

大陸集團的“透明引擎蓋”“裸眼”3D 中控屏等技術很先進。

法雷奧的行人意圖分析技術能預測行人行為。

寶馬 i3 Urban Suite 概念車內飾豪華,場景化突出。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紅旗HS3
紅旗HS3
14.58-19.58萬
獲取底價
理想L6
理想L6
24.98-27.98萬
獲取底價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 A7L 的落地價因地區、配置、優惠政策等因素而有所不同。 目前市場指導價在 41.87 萬元 - 60.47 萬元,特別版市場指導價格在 47.97 萬元 - 66.62 萬元。 不過,在多種優惠疊加后,到手價格在 30 萬元級別。
奧迪 A7L 新價格對應的配置有不少升級。 首先在安全配置上,胎壓報警升級為胎壓顯示。2.0 版本增加了電動感應尾門、全車無鑰匙進入、前排座椅加熱、車載空氣凈化器等。3.0 版本增加了觸屏震動反饋、后碰撞預警、全車電吸門、全車隔音玻璃和后
奧迪 A7L 最便宜的一款內飾做工相當不錯。 首先,方向盤采用真皮材質,造型質樸或讓人眼前一亮,手掌貼合度高,還配備了如手動上下+前后調節、換擋、加熱等實用功能。 其次,中控搭配 10.1 英寸的觸控式液晶中控屏,有的還配有 8.6 英
奧迪 A7L 的長寬尺寸與老款相比有明顯變化。 老款奧迪 A7 長寬高分別為 4979mm x 1908mm x 1408mm,而奧迪 A7L 長寬高分別為 5076mm x 1908mm x 1429mm。這意味著車長增加了 97mm,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