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汽車產業:創新驅動產量奪冠
安徽,正以創新為驅動,在汽車產業領域大放異彩,產量奪冠的背后,是一系列蓬勃發展的故事。
自2025年起,國家統計局調整汽車產量統計方式,由“企業法人所在地”改為“生產地統計”,這一變革讓安徽汽車產量數據顯著提升。但安徽汽車產業的崛起,絕不僅僅依靠統計口徑的調整。
新能源汽車的爆發式增長為安徽汽車產業立下汗馬功勞。早在新能源汽車發展初期,合肥就極具前瞻性地押注該賽道,通過政府主導的產業投資和資本招商,成功吸引蔚來、大眾安徽、比亞迪等企業入駐。在合肥經濟開發區,“整車——零部件——后市場”全鏈條布局已集聚上下游企業超80家,產業集聚效應凸顯。
走進安徽合肥肥西縣尊界超級工廠生產車間,1800余臺智能機器人有序作業,展現出強大的生產能力。2023年12月,江淮汽車與華為終端簽署《智能新能源汽車合作協議》,一年后超級工廠建成投產,為產業發展注入新動力。
在安徽,汽車配套企業超200家,產業生態不斷完善。安徽勝華波汽車電器有限公司的全自動化產線成效顯著,降低人工成本超2000萬元,產品合格率提升至99%以上。
蔚來汽車在技術創新方面成績斐然。在新橋智能電動汽車產業園蔚來體驗中心,蔚來ES6在第三代換電站僅需3分鐘即可完成換電。截至今年4月底,蔚來汽車申請中及已授權專利總數達9900余件,“蔚來技術全棧”涵蓋12個領域技術,持續為產品賦能。
從產量數據來看,今年前5月,安徽省新能源汽車產量達61.33萬輛。今年1 - 4月,安徽省以99.31萬輛的整車產量躍居全國首位,首次超越傳統汽車強省廣東。今年1 - 2月,全省汽車產量44.48萬輛,同比增長21.3%,占全國比重9.99%;全省新能源汽車產量23.43萬輛,同比增長132.1%,占全國比重12.89%。今年前5月,安徽省汽車制造業增加值同比增長率達22.7%,對規上工業增長貢獻率為23.8%。
此外,合肥工業大學被譽為“汽車界的黃埔軍校”,自1945年建校以來,培養眾多車企核心技術人才,2021年設立智能車輛工程專業,與企業共建實驗室,為產業發展輸送大量專業人才。
如今,安徽汽車產業憑借創新驅動,在產量奪冠的道路上不斷邁進,未來也必將在技術、品牌等方面持續提升,邁向更高的臺階 。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