車輛年審有哪些注意事項?
車輛年審需注意提前處理違章、準備好相關材料、檢查車輛狀況等諸多方面。提前處理違章能避免領取標志受阻;準備好身份證、行駛證、交強險副本等材料可確保流程順利;檢查車輛外觀是否與行駛證一致、燈光剎車是否正常、尾氣排放是否達標等,能提升通過率。不同車型年審周期不同,要留意并按時進行,以保障車輛合法上路。
在處理違章方面,務必提前查詢并處理車輛的所有出行違規行為。如今可通過“交管 12123”等便捷渠道進行查詢與處理。若違章未處理,即便部分檢測能通過,“檢”字標也需在處理完違章后才能領取,這會耽誤您的時間,影響年審流程的順暢進行。
材料準備環節也不容小覷。除了前面提到的身份證、行駛證、交強險副本外,若是單位車輛,還需提供組織機構代碼證、委托書及代辦人身份證。車船稅完稅或免稅證明也別忘了,部分城市已與交強險聯網核查,若符合條件則無需額外提供。另外,別忘記攜帶三角警示牌和滅火器,這可是國家強制性安全項目。2018 年后上牌的車輛,還得隨車帶上反光背心。
車輛狀況檢查至關重要。外觀要保持與駕駛證上的模樣相似,不允許非法改裝,已改裝且未在車管所登記的,得恢復原廠狀態。仔細查看車身顏色、標識是否與行駛證一致,保險杠、車燈、反光標識是否完好。燈光與剎車檢測是重點,所有燈光要能正常亮起,色溫最好≤6000K,老舊車輛不妨提前更換發黃燈泡;新換剎車片或剎車盤需行駛 500 公里以上磨合,手剎要調整到陡坡停車不溜車的狀態,電子手剎車型雖免檢但功能得正常。尾氣排放檢測前,若發動機故障燈亮要先修復,排氣管破損可用鋁箔膠帶臨時修補。
總之,車輛年審涉及多個細節,從違章處理到材料準備,再到車輛狀況檢查,每個環節都緊密相連。只有充分重視這些注意事項,才能讓年審過程更加順利,確保車輛能及時通過年審,合法安全地行駛在路上。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