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亞迪接手大乘汽車工廠后的產能規劃如何
比亞迪接手大乘汽車工廠后的產能規劃是這樣的。
比亞迪計劃在該舊工廠基礎上增加電池裝配線、天幕涂膠機器人等設備,將燃油車生產線改為電動車生產線。
主要投產海洋網車型,像海豚、e 系列的 e2 和 e3、EQ 系列,還有王朝網的元系列等車型,其中 EQ 系列可能是定位比海豚還低的全新 A00 級小車“海鷗”,會與五菱宏光 MINIEV 競爭。
該工廠將在 4 月 15 日實現首款車型下線,前期生產規模為 3 萬輛,項目達標后,年產能將提升至 20 萬輛以上,能給比亞迪帶來 200 億元的營收。
今年比亞迪年銷量目標定為 120 萬輛,其中純電車型占一半,產能是最大問題,接手大乘汽車工廠能促進銷量。
撫州整車工廠未來可能會負責生產比亞迪的海豚、“海鷗”兩款車型,還能為 DM-i 車型提速,緩解交付慢的情況。
而且,比亞迪不光能低價拿地建廠,獲得當地政府支持,撫州政府能增加稅收并盤活閑置資源,大乘汽車能將現有資源變現減少損失,是三方共贏。
比亞迪撫州新能源汽車產業園包含新能源整車、零部件、動力電池、配套等,總投資達 150 億元,其中動力電池投資 80 億元,所產基本為刀片電池。
2023 年比亞迪全年銷售新能源汽車 302 萬輛,超額完成年初目標,其產能分布影響著全國新能源汽車生產格局。
比亞迪目前整車生產主要由比亞迪汽車工業有限公司、比亞迪汽車有限公司承擔,且以生產乘用車為主。
比亞迪在多地有生產基地,像鄭州基地整車年產能 90 萬輛,撫州基地規劃總產能 20 萬臺,長沙基地 2023 年上半年產量超 37 萬輛,合肥基地汽車總成產能可達 132 萬輛,濟南基地一期每年可生產 30 萬輛整車,深圳坪山基地乘用車年產能 15 萬輛。
2024 年比亞迪產能預計超 550 萬輛,為銷售目標提供保障。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