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車銷量下滑會促使企業采取哪些創新措施?
汽車銷量下滑,企業會采取多種創新措施。
首先在智能化方面,加大投入,如長安汽車強調智能化、網聯化是新增長,中國品牌要抓住傳統汽車改進創新,獲競爭優勢。政府也出臺系列政策促智能汽車發展,如發改委發布戰略明確智能汽車新車占比目標。企業要提升智能駕駛技術,加強合作,像北汽要與國內外供應商、研發機構合作,培育自主品牌供應商。
汽車企業還應加大技術研發投入,從跟隨式轉為引領式,聚焦特色核心技術開發。在產品上做精,注重差異化,深入研究細分市場和消費者需求,實現營銷創新與品牌塑造突破。
在新能源領域,工信部為新能源車企提出提升創新能力、加強品牌培育、注重全球化布局的策略。面對補貼退坡和市場瓶頸,車企加快技術創新,如比亞迪推“刀片電池”,北汽和寧德時代開發無模組電池技術及換電模式。加強品牌培育,注重產品力提升,通過技術創新提高品牌價值。同時進行全球化布局,實現政策、技術、規劃協同,加強跨行業合作,擴大市場外延。
受新冠疫情影響,大眾、戴姆勒等車企呼吁德國政府出臺刺激汽車消費政策。
而在新能源汽車市場,自主品牌持續推進研發上市,外資企業加強與國內車企合作。如上汽未來 4 年規劃 12 款新能源車型,比亞迪 e 系列全線出擊布局 10 款新車,吉利 4 條路線 3 年推出 30 多款電氣化車型,北汽新能源基于 3 大平臺打造 6 款純電動車型,奇瑞、江淮、長安在小型車市場細化布局。合資品牌也蓄力待發,大眾堅持純電路線,奔馳 EQ 系列投產倒計時,寶馬構建國內新能源汽車生態系統,奧迪 2020 年前發布 7 款新車,現代多平臺持續研發,本田研發新架構并將推 10 款新車,豐田 2025 年實現產品線全面電動化。
如今汽車行業面臨銷量下滑,在全球電動化和智能化趨勢下,人工智能成為重要工具。它應用于設計、生產、營銷各環節,提高智能化水平和生產效率,優化庫存管理。但也面臨數據隱私安全和人才短缺挑戰。未來,汽車與人工智能融合有更多可能,量子計算將提升 AI 能力,汽車制造商應與科技公司合作,把握科技浪潮。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