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駕駛與無人駕駛在法律責任認定方面存在怎樣的區別?

智能駕駛與無人駕駛在法律責任認定方面存在顯著區別,智能駕駛下責任主體多為駕駛員,無人駕駛則通常由系統或車企擔責。智能駕駛本質是“人機共駕”,多處于 L1-L3 級別,駕駛員使用輔助駕駛時仍需履行觀察路況等義務,事故責任主要歸駕駛員;無人駕駛達到 L4/L5 級別,一旦發生事故,若因車輛自身問題,責任多由車企或系統承擔 ,但這在不同地區法規中還有具體差異 。

在智能駕駛領域,公安部交通管理局明確指出,當下車企的智駕系統大多處于0 - 2級的“人機共駕”輔助駕駛范疇。駕駛人在使用這些輔助駕駛功能時,必須履行觀察路況等一系列義務。若違反規定,不僅會被認定為違法并受到處罰,一旦引發事故,還需承擔主要責任。倘若車企在宣傳過程中存在夸大、誤導等行為,市場監管部門將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對其進行處罰,情節嚴重的甚至會觸犯刑法。此外,互聯網售賣的“智駕神器”既不合法也不合規,參與生產、銷售、使用的相關人員都要承擔法律責任。像“喝酒之后讓智駕開車”這類行為,不管是醉酒人員自行開啟還是他人幫忙開啟,相關人員都難辭其咎。

無人駕駛方面,由于不存在“使用人”(司機),如果事故責任在于無人駕駛汽車一方,那么無人駕駛汽車的管理人、所有人將作為責任的承擔主體。若事故是由行人或其他車輛的過錯導致,行人或其他車輛則需對事故承擔相應責任。不管是傳統機動車還是無人駕駛機動車,一旦發生交通事故,都要在現行《中華人民共和國道路交通安全法》的體系下劃分責任。對于無人駕駛汽車一方進一步的責任劃分,要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中華人民共和國產品質量法》等相關法律法規對車輛生產者、銷售者等進行追責。而且,多地針對無人駕駛汽車的管理和運行頒布了地方性法規,在各省市轄區范圍內,如有相應法規,便可直接適用。

綜上所述,智能駕駛和無人駕駛在法律責任認定上因所處級別和運行模式的不同而大相徑庭。智能駕駛下駕駛員責任重大,需時刻保持謹慎;無人駕駛則涉及多方責任認定,且不同地區有不同規定。無論是駕駛者還是相關企業,都需要充分了解這些差異,以確保在法律框架內安全行駛和合規運營 。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深藍L07
深藍L07
15.19-17.39萬
獲取底價
新途V80
新途V80
9.58-23.96萬
獲取底價
邁騰
邁騰
17.49-24.69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奧迪 TT 的內飾設計獨特,將簡潔、豪華、科技與個性完美融合。它的中控臺布局簡潔,采用皮革、金屬等高質量材料打造出豪華舒適的駕乘環境。獨特的圓形空調出風口,造型新穎又具科技感。數字化儀表盤功能豐富,能實時顯示多種重要信息。此外,高品質真皮座
豐田卡羅拉適合作為家庭第一輛車。作為一款全球銷量超 4500 萬輛的經典車型,卡羅拉自 1966 年誕生便備受青睞。它外觀時尚動感又經典耐看,內飾簡潔大方且實用溫馨。車內空間寬敞,后排地臺全平,座椅還能放倒,滿足家庭出行與載物需求。動力選擇
除了 4S 店,汽車保養還可以選擇連鎖快修店、路邊店、正規信譽良好的汽車維修店和汽車美容店等。連鎖快修店性價比相對較高,能滿足一些常見的保養需求;路邊店價格可能更親民,但技術和服務質量差異較大。汽車維修店雖價格低、服務快捷,可技術水平參差不
國產汽車在價格排行榜上呈現出豐富多元的表現。既有阿爾特卡爾曼這種售價高達 1200 萬的超昂貴車型,也有價格親民的家用車。在高端領域,紅旗 L90、蔚來 EP9 等百萬級豪車展現著國產汽車沖擊高端市場的實力;在越野車、中型 SUV 等細分市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