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車自動駕駛需要哪些關鍵的傳感器?
無人車自動駕駛需要多種關鍵傳感器,主要有車載攝像頭、毫米波雷達、激光雷達、夜視系統、GPS/IMU 傳感器系統等。車載攝像頭成本低、應用廣,可實現眾多 ADAS 功能;毫米波雷達價格適中、測距精準且不受天氣干擾;激光雷達能精確識別環境,但價格高昂;夜視系統中的紅外線傳感器價格僅次于激光雷達;GPS/IMU 傳感器系統則助力無人車完成自我定位。這些傳感器各司其職,共同保障無人車自動駕駛的安全與可靠 。
車載攝像頭又細分單目、雙目和廣角攝像頭。單目與雙目攝像頭多用于前視,像是前碰撞預警、車道偏離預警、交通標志識別等功能,都離不開它們的“助力”。廣角攝像頭主要負責后視泊車輔助等多種功能,讓車輛在停車等場景中更加從容。
毫米波雷達在自動駕駛領域作用顯著,主要分為24GHz和77GHz兩個波段,77GHz波段在距離和速度測試方面準確性高且分辨率出色。近程雷達通常安裝在車輛四周,能執行盲點檢測、碰撞預警等一系列重要任務,為行車安全“保駕護航”。
激光雷達依靠激光進行探測,擁有激光發射器和敏感接收器,可提供3D圖像,精準探測靜態和動態物體。當前汽車市場上,紅外激光雷達搭配MEMS系統的旋轉激光雷達以及固態激光雷達是兩大發展趨勢。
夜視系統中的紅外線傳感器,雖價格較高,但能在光線較暗的環境下發揮作用,輔助車輛更好地感知周圍狀況。
GPS/IMU傳感器系統中,GPS定位系統接收衛星信號來確定車輛位置與速度,IMU則通過測量加速度和角速度計算車輛姿態和運動狀態。特別是高性能IMU,是自動駕駛汽車高精度定位的必要部件,其冗余架構更能提升可靠性與準確性 。
總之,這些關鍵傳感器在無人車自動駕駛中都扮演著不可替代的角色。它們各自發揮獨特優勢,相互協作、相互補充,共同構建起一個全面、精準的感知體系,為無人車在復雜的道路環境中安全行駛提供堅實保障。
最新問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