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型的十幾萬汽車誰能推薦一下?

如果您想購買十幾萬的運動型汽車,以下為您推薦幾款不錯的選擇。

全新伊蘭特 N Line,出廠即改裝,堪稱顏值天花板,官方指導價 12.98 萬 -14.98 萬元。其外觀汲取進口 Elantra N 的設計元素,蜂窩狀進氣格柵個性十足,黑色后尾翼能降低風阻增加穩定性,單側雙出排氣管運動氣息濃厚,合金刀鋒輪轂搭配紅色制動卡鉗是點睛之筆,風阻系數最低僅有 0.27。動力方面采用沃德十佳榮譽的 Kappa 240T GDi 高功率發動機,匹配 7DCT 變速器,基于 i-GMP 第三代全球化技術平臺,底盤調校運動化,駕控體驗良好。配置豐富,有高清液晶儀表盤、觸控車機雙聯屏、64 色炫彩氛圍燈、無線充電等,智能網聯系統 4.0 可在線 OTA 升級,ADAS 功能達到 L2 級駕駛輔助水準。

思域也是運動型轎車的經典之作,官方指導價 12.99 萬 -18.79 萬元。換代后的思域設計和氣質變化顯著,前臉狹長格柵連接燈組,車身側面腰線高于門把手,溜背設計彰顯運動風范,尾部狹長燈帶連接尾燈組更顯年輕化。配置注重科技氛圍,有懸浮式中控屏、蜂窩狀空調出風口,內置 Honda CONNECT 智導互聯系統,支持多種科技操作。

高爾夫 R-Line 是鋼炮車的鼻祖,官方指導價 16.28 萬 -16.58 萬元。其前臉多條筋線勾勒機艙蓋有力量感,大燈組照明效果不錯,前包圍采用黑色進氣口布局和家族式 C 樣式裝飾。車身側面線條明朗優雅,尾部設計傳統但雙邊共四出排氣布局有運動范。配置有 10 英寸中控屏和 10.25 英寸液晶儀表盤構成雙聯屏,車機系統搭載大眾最新系統,功能齊全。

現代菲斯塔 1.6T,十五萬價位馬力能超過 200 匹很少見,菲斯塔便是其一。其外觀融入家族式設計語言,流體雕塑風格營造強烈運動感,英文名強調為年輕一族而來。前臉有多種中網可選,車身側面設計協調具運動感,車尾飽滿力量感強,內飾以最新設計風格為藍本,有懸浮式中控大屏、“D 型”運動方向盤等元素。1.6T 高功率版百公里加速 7.6s,極速 220km/h,數據出彩。

馬自達新昂克賽拉 2.0L 自動質雅版,官方指導價 14.29 萬元。外觀干凈運動,進氣格柵和大燈出色,全系標配 LED 燈組。內飾簡約功能性強,動力搭載 158 馬力的 2.0L 自吸發動機和 6 速自動變速器。

本田思域 220TURBO 勁動版,官方指導價 13.99 萬元。轎跑化風格潮流,內飾設計運動,搭載 1.5T 發動機和 CVT 無級變速箱,動力響應積極。

傳祺影豹 R 有兩款配置,售價 13.80 和 15.80 萬元。前臉激進,車身側面線條凌厲,輪轂有特色,尾部尾翼夸張,內飾簡潔科技感足,搭載 2.0T 發動機,零百加速 5.7 秒,傳動匹配 8AT 變速箱。

領克 03 王者榮耀定制版售價 16.68 萬,外凸燈組有辨識度,車身側面別致,車尾尾翼拉風,內飾有特色,搭載 2.0T 發動機,零百加速 6.9 秒,傳動匹配 7DCT 變速箱。

新款長安 UNI-V2.0T 有兩款配置,售價分別為 12.99 萬和 13.99 萬。前臉無邊界格柵醒目,車身側面熏黑元素多,尾部電動尾翼拉風,內飾軟料材質多,搭載 2.0T 發動機,傳動匹配 8AT 變速箱。

名爵 MG72.0T 前臉激進,車身側面車窗熏黑,上腰線犀利,尾部有電動尾翼和貫穿式尾燈,內飾有一體屏,搭載 2.0T 發動機,零百加速 6.5 秒,傳動匹配 9AT 變速箱。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問界M5
問界M5
22.98-27.98萬
獲取底價
冒險家
冒險家
23.58-34.5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隱私玻璃并不能完全保障隱私。隱私玻璃雖采用特殊涂層和特制顏料,能阻擋外界部分視線,在白天不同距離肉眼難看清后排情況,夜晚單向隱私效果也不錯,但在某些特定條件下,如光線角度合適、距離過近時,外界仍有可能看到車內情況。而且隱私玻璃只是相對提升隱
制動系統各組成部分在功能上差異明顯。供能裝置如制動主缸、助力器等,負責將駕駛員踩踏板之力轉化為制動器所需液壓力;控制裝置像制動踏板、開關等,用來控制制動器工作狀態;傳動裝置包含制動總泵、分泵等,作用是傳遞制動踏板力量;制動器如盤式、鼓式等,
藍牙鑰匙沒電了無需擔憂,有多種解決辦法。首先可更換鑰匙電池,常見型號如 3V 的 CR2032 或 CR3025 ,在商超就能買到,借助一字螺絲刀等工具按步驟操作即可完成更換。若暫時無法換電池,可通過手機藍牙連接尋找。部分車型還支持其他應急
影響買車報價的因素眾多,涵蓋供需、成本、政策、消費者需求、品牌口碑以及市場競爭等多個方面。供需關系上,供大于求時車價易降,反之則可能上漲;成本因素包含原材料、研發等,成本增加車價往往上升;政策方面,補貼減稅能拉低價格,新法規可能推高成本;消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