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動能量回收系統(tǒng)在哪些車型中應用較為廣泛?

制動能量回收系統(tǒng)在純電動汽車和混合動力車上應用較為廣泛。該系統(tǒng)最初應用于F1賽車,之后在乘用車領域的應用不斷拓展。大眾、豐田、本田、別克、寶馬等眾多品牌旗下都有相關車型配置了此系統(tǒng)。自主品牌如榮威、比亞迪也有不少車型應用。此外,像特斯拉的Model 3Model S等車型也在使用。這些車型借助該系統(tǒng)回收多余能量,實現節(jié)能、提升續(xù)航等目的 。

在合資品牌中,豐田的凱美瑞和普銳斯表現頗為亮眼。豐田普銳斯憑借精密的液壓制動和能量回收制動協(xié)同工作,實現了高效的能量回收,大約能將車輛運動能量的2/3進行回收利用 。本田Insight雖因發(fā)動機與驅動電機直接連接,無法完全消除發(fā)動機制動,但通過出色的控制策略,減少了約70%的機械摩擦損失,在能量回收方面也有不錯的成績。

大眾汽車很多車型都搭載了該系統(tǒng),通過回收車輛制動或慣性滑行中釋放的多余能量,在發(fā)電機控制單元調節(jié)控制下,給電池系統(tǒng)充電。寶馬7系配置的制動能量回收系統(tǒng),也為車輛的節(jié)能和續(xù)航提升貢獻了力量。

自主品牌里,榮威和比亞迪積極跟進。它們旗下不少車型都采用了制動能量回收技術,讓車輛在行駛過程中更好地利用能源,提升了產品競爭力。

而在新能源領域占據重要地位的特斯拉,更是將能量回收制動推廣開來。在Model 3、Model S、Model Y等車型上,駕駛員通過抬起加速踏板就能實現能量回收制動,優(yōu)化了實際續(xù)航,還降低了保養(yǎng)支出。

制動能量回收系統(tǒng)如今已成為眾多車型提升能效、增強競爭力的關鍵技術。無論是傳統(tǒng)汽車品牌的混動車型,還是新興的純電動車型,都在積極運用這項技術。它不僅能有效提升車輛的續(xù)航里程,還能減少能源浪費,對汽車行業(yè)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fā)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車系推薦

捷達VS5
捷達VS5
8.79-12.19萬
獲取底價
阿維塔07
阿維塔07
21.99-28.99萬
獲取底價
問界M5
問界M5
22.98-27.98萬
獲取底價

最新問答

特斯拉車圖片中的諸多細節(jié)都能體現其科技感。比如Model 3采用封閉式前格柵,搭配一體化大燈組與銀色飾條貫穿設計,簡潔又不失未來感;新款Model Y的貫穿式燈組、更纖細的大燈組以及升級的前包圍設計,讓科技感十足;Model X獨特的“鷗翼
北京奔馳 C260 的動力表現可圈可點。它搭載 1.5T 直列四缸渦輪增壓發(fā)動機,配合 9 速手自一體變速箱,百公里加速僅 7.5 秒左右。其旅行版配備 1.5T 發(fā)動機與 48V 輕混動系統(tǒng),原廠動力就已不錯。對動力有更高要求的車主還能刷
奧迪 A5 的最新行情對配置選擇的指導在于,需依據個人預算與需求來抉擇。若預算有限,2024 款 Sportback 40TFSI 時尚動感型是高性價比之選,優(yōu)惠后價格親民,雖為低功率 2.0T 發(fā)動機,但日常使用足夠,實用配置也豐富。要是
專業(yè)攝影師拍攝的寶馬7系圖片特色鮮明,能夠全方位展現其獨特魅力。在外觀上,可清晰捕捉到寶馬7系全新設計語言下碩大且?guī)Оl(fā)光邊框的連體雙腎格柵、修長的側面線條、富有層次感的尾部造型,每一處鍍鉻點綴都盡顯氣勢。內飾方面,能精準呈現豪華的用料、細膩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AI選車專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