問
新能源新材料如何提升汽車的續航能力?
新能源新材料提升汽車續航能力主要通過以下幾種方式:
首先是提高電池能量密度。目前純電動汽車多采用鋰電池,能量密度在 130 - 160Wh/kg 之間,少數能突破 160。但要注意,能量密度越高,電池穩定性越差,事故概率越大。所以提升能量密度是復雜艱巨的工程,要在保障安全下進行。
其次是優化空氣動力學。汽車行駛受空氣阻力,速度越快風阻越大能耗越多。像性能跑車注重空氣動力學設計,優化車身能減少能耗。
再者是實現整車輕量化。燃油車靠輕量化降油耗,純電動汽車也能以此省電。采用重量大減的單擋固定齒比變速箱是舉措之一,但電池仍是重量大頭。
還有動能回收系統。它能在制動時將機械能轉化電能存儲,合理利用能量。但車輛滑行時因系統介入產生拖拽感,影響駕乘舒適度。
硅基負極材料也是提升續航的關鍵。相比碳基負極,硅理論比容量高達 4200mAh/g,能提供更高續航和更低成本,但有膨脹、粉化等缺點。目前硅基負極價格高,性能提升不到 15%,市場接受度不高,但各廠家在性能提升和降本上有進展,未來有望全面鋪開。新型納米硅及負極前驅體生產技術有成本低、循環性能優、相容性好、產能高、無污染等優勢,能改變產業格局。有機硅導熱硅膠能間接提高續航能力。它能均勻填充電芯縫隙快速導熱,保障安全并增加電芯數量。其高效熱傳遞能力能讓電芯降溫,且自帶絕緣屬性,能延長電池使用壽命,部分還有輕量化優點。聚氨酯導熱結構膠在粘接強度和經濟成本上有優勢。
科學家發明的“滲鑭”離子交換制備新方法,能在正極材料表面包覆超薄鈣鈦礦“保護層”,提升材料在高電壓下的循環穩定性,從而提升續航能力。
目前新能源汽車配套設施在加速完善,但城鎮快充樁仍少,應增加智能檢測和管護功能,完善商業模式,創新解決方案,形成更好的充電網絡,提升用戶體驗。
特別聲明:本內容來自用戶發表,不代表太平洋汽車的觀點和立場。
最新問答
發動機皮帶型號對車輛使用壽命影響顯著。發動機皮帶負責連接發動機多個關鍵部位,確保動力穩定傳輸。適配的皮帶型號,其材質、長度等都與發動機精準匹配,能保證發動機正常運轉,減少磨損與故障,延長車輛使用壽命。若型號不匹配,比如長度不當、材質不佳,可
10 萬元左右的小型 SUV 有不少值得推薦的車型,如吉利繽越、新寶駿 RS-3、比亞迪元 Pro 等。這些車各有特色,吉利繽越外觀時尚個性,內飾運動且科技配置豐富,動力表現可圈可點;新寶駿 RS-3 外觀具家族特色,內飾有質感,車聯網系統
長安新款的智能科技應用豐富多樣,涵蓋智能互聯、智能駕駛、智能座艙等多個領域。比如長安 UNI-Z 首創融合桌面并支持華為手機投屏,還有人臉識別解鎖;長安啟源 E07 依托 SDA 天樞架構實現數字孿生;長安第三代 CS75 PLUS 智電
若想快速準確識別各種車標,可從多方面入手。首先,熟悉常見品牌車標特點是根基,像奧迪四環、奔馳三叉星、寶馬藍白標等都極具辨識度。其次,借助軟件能高效識別,如【AI識別王】軟件操作簡便。再者,從品牌英文名首字母或簡寫來識別也很實用,像雷克薩斯的
上劃加載更多內容


最近熱門車有哪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