機油等級劃分有哪些國際標準?
機油等級劃分的國際標準主要有 API(美國石油學會)、SAE(美國汽車工程師協會)和 ACEA(歐洲汽車制造商協會)等標準。其中,API 以 S 和 C 系列為基礎,字母越靠后性能越優;SAE 制定了潤滑油的粘度等級,冬季用低溫型 W 前數字越小低溫流動性越好,夏季用高溫型數字越大粘度越大;ACEA 分為 A/B、C 和 E 系列,數字越大性能越強。這些標準從不同維度為機油品質與適用性提供了衡量依據 。
先來看 API 標準,汽油機油以 “S” 開頭,從 SA 到 SN 等,字母越靠后,意味著機油對于發動機的保護性能、清潔能力以及抗磨損等多方面的表現就越出色。比如 SN 級別的機油,在高溫穩定性和清潔性能上就要比 SJ 級好很多。而柴油機油以 “C” 開頭,像 CA、CB 到 CH - 4 等,同樣字母越靠后等級越高,不過 CA - CE 這些等級如今已逐漸被淘汰。CJ - 4 這類則是專為高性能柴油發動機而設計。
SAE 標準側重于粘度方面。冬季用低溫型,像 0W、5W、10W 等,“W” 前面的數字越小,在低溫環境下機油的流動性就越好,能讓發動機在寒冷天氣更快地得到潤滑保護。夏季用高溫型如 20、30、40 等,數字越大,機油的粘度就越大,更適合高溫環境,能保證發動機在高溫下穩定運轉。冬夏通用全天候型,例如 5W - 20、5W - 30 等,“W” 前數字決定適用的最低氣溫,橫杠后的數字則決定適用的最高氣溫。
ACEA 標準下,A/B 系列適用于高性能的汽油和直噴柴油發動機,數字越大性能越強,能滿足追求極致性能的需求。C 系列針對配備顆粒過濾器的現代車型,為這些環保要求高的車輛提供合適的潤滑保障。E 系列則有其特定的性能和環保要求。
總之,這些國際標準相互補充,消費者在選擇機油時,需結合車輛的使用環境、發動機類型等因素,參考這些標準,才能為愛車挑選到最合適的機油,讓發動機始終保持良好的運行狀態。
最新問答

